不仅治好了病痛,还战胜了40多年的晕针,这是年过八旬的白叟蒋女士最近在北京经开区天宝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收成的一段特别就医体验。该站医师巧用注意力搬运法,完成了“医病更医心”的双赢作用。
白叟患腰痛病多年,前段日子病况忽然严重,坐立行走都感觉痛苦,遂前往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并伴有骨质疏松。不过,让她糟心的事儿还在后面。原来,结合病况,医院主张白叟测验进行理疗及针灸医治,但她有过三次晕针病史,心里便打起了“退堂鼓”。后经病友介绍,白叟前往家附近的天宝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治。接诊的大夫何敏昌在检查其腰椎核磁报告后,予以拔罐和微电脑痛苦医治,通过3次医治后,白叟的痛苦虽有减轻但收效甚微,所以决议采纳针刺医治。结合白叟自述的晕针史,且无家属陪同的情况,该站医师没有贸然操作,而是先为白叟在手上试扎了一针询问其感受,测验战胜心思障碍。承认白叟没有不适后,医师又趁着白叟注意力全放在手部针上时,用一根毫针在其左侧小腿穴道处扎了一下,然后告知白叟检查腿部。得益于注意力的巧妙搬运,白叟对这一针并未察觉,惊奇道:“什么时候扎的我怎样都不知道,一点都不疼啊。”
所以,医师又拿出一根针,一边在白叟腿部穴道消毒,一边引导白叟观看施针进程。每下一针,医师都会很耐性又仔细询问白叟的感受,白叟的紧张也在两人的一问一答中逐步消除,全程看着医师完成了针刺医治。如此往复,白叟在通过几回针刺医治后,再未出现过晕针现象,腰部痛苦也在医治一个多月后逐步消失。
身体痛苦的和晕针心思的“双治好”令白叟激动不已,身体恢复后,她连夜在电脑上敲出一封感谢信送到医师手上。她在信中写道:“何医师医术高明,对工作精雕细镂,对患者亲热热心,任劳任怨。他体贴患者的疾痛,处处替患者考虑,作为一名得到何医师医治协助而恢复的患者,再次对他表明诚心的感谢!”